IT产生的初衷就是为业务服务,而SOA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业务的敏捷性,使IT服务随需应变。SOA能够“盘活”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,也能够“盘活”企业的IT资产。
多年来,SOA一直是“值得关注的技术”之一,虽然它目前仍然处于普及阶段,但由于意识到SOA 巨大的商业价值,IBM、甲骨文、BEA、微软等中间件巨头开始倾力造市,这其中,一些更为具体的新的应用也逐渐呈现出来。
Gartner分析家预计:业务流程管理(BPM)将成为SOA实施的驱动者。并建议SOA架构师和开发人员开始采用“流程模拟,开发一个流程架构”。流程架构包括:识别用户界面与合作者界面,实现商业目标的关键流程以及通过BPM 和SOA优化程序的整体聚焦。
众所周知,IT产生的初衷就是为业务服务。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方面,它发挥了巨大作用。如:人力资源管理、采购、报销、制造、供应链管理等。
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SOA技术推广经理周有衡表示,SOA不仅“盘活”了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,也“盘活了”企业的IT资产。比如:当企业试图提升自己业务流程的时候,他们不必购买新的IT系统为这些流程服务,SOA能够在现有应用系统上进行业务流程的更改和管理,所以无需投资新的IT应用系统。
甲骨文目前有Oracle业务流程分析套件和Oracle SOA套件,用户可以套件流程的角度来清晰化SOA和BPM的融合,业务流程分析套件模仿并分析业务流程的业务需求,同时生成业务需求及业务流程的蓝图模型。并传递给SOA套件,以便开发、部署和执行。
SOA套件则使用各种工具,把业务流程与人力和系统资源集成在一起;实施业务流程并定义与流程相关的业务规则;对流程进行管控。
从BPM的IT需求与SOA技术角度上看,BPM与SOA的融合也具有先天优势。BPM的范围覆盖了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,这个特点正与SOA的松散耦合特点相吻合。企业BPM系统的实施往往从最简单的开始,逐渐提升为复杂的BPM系统。而SOA模块化的特性正好吻合了此特性。
很多CIO对于企业的系统运维管理颇为头疼,最典型的莫过于系统复杂,管理难以实现。比如,企业大部分IT投资用于维持现有的IT服务水平,用于开发新应用的成本仅占一小部分;其次,企业需要不断地更换基础设施,却无暇顾及随之而给IT系统带来的影响;企业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复杂,改善、管理和整合IT服务以及业务已经变得更加艰难。
今年3月,IBM推出了服务管理的新理念,一再强调要站在业务的角度来管理IT。当时,IBM相关方面的负责人就表示,企业需要一整套的方法来规范现有的服务管理,以加速重复流程的模块化和管理的自动化。
进入4月,神州数码国信副总经理兼新业务部总经理沈伟又提出了一个观点,他说,用户实施系统管理,就必须要问自己两个问题:一是是否真正了解了自己的IT基础架构到底发生了什么,二是IT到底对用户的业务意味着什么。
另外一点,则是业务跟IT基础环境到底有什么样的相关性,如何为用户的业务人员提供可视化的仪表盘。并通过这个仪表盘很快地把业务目标,以及IT的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。
据了解,和国外SOA巨头角度有所不同的是,神州数码主要将SOA应用在IT运维管理领域。解决客户在整个运维期,保障系统的稳定,如Brisk BVM 5.0基于SOA技术平台,提供集中化的监控,让信息主管人员全面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。
2006年,国内运维管理软件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.1亿美元,而且整个市场仍然以25%的增长速度在增加,其中包括HP、IBM、CA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60%。另外的40%则为国内软件企业所占据,包括神州泰岳、神州数码等企业。